Friday, May 25, 2012

假设 如果有那么一天,你有个病重的家属,已病入膏肓,目前的医疗设备不会让他立刻丧命,但医生都已束手无策,你会选择让他自然死亡,或许再撑个三五个月,得到所有并发症再一命呜呼,还是终止一切治疗,提早结束他的生命?如果你的答案是当然要抢救,试问出发点是为了病者,还是因为你不舍得失去这位亲人?换句话说,究竟是为了他,还是为了自己?每次遇到类似状况,就会想起有个病人,因中风而行动不便,终日躺在床上,需要别人照顾,但他的意识是清晰的,每天都用手势示意着自己不想活了。如果躺在病榻上的是你呢?你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?试问谁会愿意过这样的生活?我不是想用消极的态度去提倡些什么,但我觉得绝大多数时候,家属之所以不愿放手,不是因为病者,而是为了自己不愿失去那个人。这是个多么困难的决定,需要多少勇气,需要多少爱,才能说服自己,毕竟我们只是人,凭什么去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?如果有个人身受重伤,奄奄一息,而你一枪结束了他的痛苦,你认为法律会把这行径合法化吗?在世人的眼中,你这位杀人犯不应得到制裁吗?又有另一个例子,有个人被枪击伤了背部,正当歹徒要一枪把他打死的时候,有另一个人把那杀人犯打死了,还把伤者送去医院。那伤者因伤及脊椎和神经,导致四肢从此瘫痪,当这位“英雄”去探望伤者时,他把这位英雄痛骂了一顿,为何不让歹徒一枪把他给毙了?人总是这样矛盾。。。是对是错,又该如何定夺? 最近有个资深的医生演讲,在他的眼里,我们似乎不该放弃每一位病人,就连一些无可救药的,也应该把他们带进深切治疗病房护理,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这样的机会,你没有给予最好的治疗,又怎能断定这病人必死无疑呢?这是个多理想化的说法,我不得不认同,的确,没获得深切护理,我们怎能轻言放弃呢?但试问,深切治疗病房里,能容纳多少病人?照他的说法,每个病重者都应获得深切护理,不是吗?这有可能吗?不是不能,但得看地方,病重于美国与非洲的待遇可大不相同。目前在我国得到深切护理的病者,如果是在印尼或印度等国家,或许能住院,就应该庆幸了。难道那些国家的医生都见死不救吗?只有先进国的医生才是天使,愿意拯救每个病人?虽然在这行业里还算资浅,似乎已认清一些不能被否定的事实,我多渴望那些梦幻似的说法能在现实中兑现。病人确实应该获得最好的治疗,至于是怎样的治疗,就得看那里的医疗设备及资源而定,现实往往并不是那么理想的,不管有些人是否愿意承认。。。

5 comments:

家勤 said...

也许生存下去多一天,有机会等到获得治疗的机会多一天呢?也许明天就有人发明了治疗癌症的药,也许下个星期就有人发明了医治神经瘫痪的方式?

boluvang said...

那个例子,是我在一部电影情节里看到的,当时那伤者的反应让我惊讶,所以印象深刻。我们一直都站在家属和医者的角度思考,做我们认为最好的决定,正如那故事里的英雄一样,他错了吗?当然没错,那伤者忘恩负义地痛斥救了他的人,又错了吗?也不尽然,接下来漫长的路,该怎么走?站在医者的立场,假设我是那位"英雄",我会见死不救吗?不会,因为这是我的责任。偶尔让我却步和困惑的是,病人的生活素质及意愿。无论法律和操守,都不会允许病人选择放弃生命,曾经我是这么相信,只要真心为病人想,就一定不会错,有时这些电影情节,甚至现实生活中面对的例子,会让我怀疑,怎么做才算为病人好?很多事,我不能解释,也许最重要的原因,是因为我自己也没办法弄清。有个病人必须依赖呼吸器,脑部因曾缺氧,不可能会苏醒,儿女不愿放手,可能是因为愧疚及逃避心理,这时生命的结束,对病者算不算是种解脱?我同意你的看法,谁敢说明天不会有奇迹?但谁又能确定奇迹会在何时出现呢?所以很多决定是必须依据当下的资源和状况而定的。或许你试着想象自己是医生,同时有两个重伤的病人必须动手术,你却只有一个手术室,你会选择一个有机会救活还是一个没有把握抢救的?放弃任何一个病人,对另一位公平吗?或许你会说,送去一家可以同时抢救两位病人的医院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?就如同你寄望于奇迹和未来一样,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允许那么多如果,我们只能依据既有的条件做考量及合理的判断。相信没有医生会残忍得想放弃自己的病人,但如果必须选择,就必须把机会让给最有可能生还的那一个。换句话说,你可以耗尽有限的资源去抢救一个绝症或只在等待奇迹的病人,当你自以为很伟大的同时,你已失去了救另一位的机会。这可能是不为人知的难处,另一个角度的考量,怀抱希望固然好,但我们必须活在当下。

Clumsybird said...

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不管学生要不要上课,她的课得上;不管学生有没有用心听取,她也得教导。自然,她常常会考虑到她自己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不过当面对这些由不得她选择,也控制不到的“对象的情绪”时,她把心放下,想说就做自己该做的吧。很多时候,自己在判断别人的时候所采用的标准,表面是客观大我的,实际上往往只不过是为了减低自己的罪恶感,如此的主观,如此的小我。。
医者,所以救死扶伤,普济众生也。(抄来的^^)其实,只要不自以为做的有多么的“伟大”,不要自以为出发点好就一定有好的结果,应该就无需受到困扰。

boluvang said...

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以笼统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个个案,否则当你自以为尽心尽力的时候,给对方带来的伤害可能大于帮助。我不愿意盲目地工作,所以结果是重要的,它让我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,以及为什么该这么做。我愿意忙,但我必须清楚自己为何要忙。如果你真的用心去关怀一个人,又怎可能不在乎对方的"情绪反应"呢?所以,它需要被列入考量。如果要争执,怎样才算最好,永远都不会有结论,我只能以当下的状况去判断,做出合理的决定,我想,应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。

Clumsybird said...

把心放下,不是无奈,不是放弃,是坦然面对。。